回顧2021年,展望2022年
作者: 日期:2021/12/31 閱讀量:1183歲月流轉,時光飛逝,2021年已接近尾聲,清水砼感謝所有新老客戶的厚愛與支持,值此年末清水砼人將總結2021年中的突出點與不足點,為2022年能更好為客戶服務打好更夯實的基礎。泉州清水砼作為國內行業領導者,以高品質的產品加專業的施工技術為理念,是國內清水混凝土行業第一品牌塑造者。團隊在國內參與過數個大型的清水混凝土保護及澆筑工程,涉及的應用領域如公建項目、地鐵車站、體育文化建筑、商業連鎖、市政景觀、地產及其它專業性場合,以下為2021年完成的項目。
工程名稱:河北雄安郊野公園雄安園建設工程及配套設施項目
2020年7 月 18 日,雄安郊野公園開園。雄安郊野公園坐落于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北側,作為雄安新區重要的生態門戶,總面積 2.62 萬畝,是著力打造雄安新區“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生態格局。特別引人矚目的是作為“東道主”展園的雄安主場館,以“大地雄心”為設計理念,5.3 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場館覆蓋在坡地以下,與大地融為一體,含蓄有力、一氣呵成,從空中俯瞰猶如一顆有力搏動的綠色心臟,這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和建造風格讓人心曠神怡。主場館采用的正是清水混凝土的工藝,這些梁柱弧度順滑,表面光潔,呈現出的高級灰質感和空間感,成為了雄安館內外主色調。清水混凝土的使用,為雄安新城的建設增添了一份靚麗的風采。
項目名稱:江蘇園博園地質科普館項目
江蘇園博園地質科普館項目設計主題為“大地的微笑”, 順應基本農田邊界劃出一道優美的“微笑曲線”,引導人流進入園區,沿曲線將地平面微微抬起,創造出入口的服務空間,同時頂面也形成游客遠望雄偉山體的空中花園。設計以一種對環境最低干預的方式和更為輕松的態度與自然共處,為新時代的園博會留下一種和諧樂觀的人類痕跡。地質科普館正是采用清水混凝土修復工藝,清水工藝展現的自然淳樸大方與地質科普館的設計理念相得益彰,錦上添花。
項目名稱:杭州順豐創新中心精裝修工程
順豐創新中心是順豐集團打造的產業創新平臺,依托地方政府戰略協同,導入順豐核心優勢資源,引入傳統行業與企業場景,聚集優秀科技企業、院校團隊、資金資本,形成“技術+產業+資本”的全鏈式產業創新平臺。順豐創新中心清水混凝土由泉州清水砼承建,清水混凝土掛板是指脫模后不再使用其他裝飾、裝修手法,將拆模后的混凝土直接作為建筑外表面。建筑師往往利用混凝土的表面質感——粗糙、光滑或特殊的表面紋理以及施工留下的痕跡作為呈現清水混凝土視覺的特殊效果,這也正符合順豐創新中心的簡潔沉穩、樸實自然的風格。
項目名稱: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麗澤高中分校項目
北京第十二中學,是豐臺區唯一的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是北京市首批十四所高中示范校之一。學校前身是“宛平簡師”始建于一九三四年,1949年改名為北京市立豐臺簡易師范學校,1951年7月正式更名為北京市第十二中學。2001年9月,學校高中部搬遷到科豐校區。到2015年有科豐校區,在建中有東校區;分校有草橋分校和體育分校,分初中部和高中部,擁有師生4000余人。規劃分局核發了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十二中麗澤校區高中分?!督ㄔO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意見》。該學校位于豐臺區菜戶營,由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實施建設,規劃為24個班中學,總建筑規模約3.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規模約1.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規模約1.7萬平方米。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麗澤高中分校清水混凝土項目正是由清水砼承建,清水混凝土修復工藝呈現的正是一種高級的“素顏”美,與學校教書育人的氛圍不謀而合。
工程名稱: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場館建筑建設工程項目
徐州園博園綜合館暨自然館,王建國院士團隊以望山、補山、藏山、融山為綜合館暨自然館的主要設計理念。底層混凝土結構宛若天開,頂層鋼木結構形成層臺瓊閣,體現漢之氣象,實現設計與漢代歷史意象結合的漢苑瓊閣。綜合館設計的絕妙之處在于整個場館完全依據山形走勢而建,恰如其分地修補了采石留下的宕口,以建筑重構場地,以山勢烘托建筑,建筑與場地相互依存、互為背景。從遠處望去已與山形融為一體,達到建筑與自然的完美融合。綜合館清水混凝土修復項目,也是泉州清水砼團隊的一大挑戰,綜合館面積大施工過程中需克服色差以及麻面等技術難題,清水砼人以精益求精,不畏艱難的精神克服重重難題,最終為綜合館交上滿意答卷。施工過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王建國院士蒞臨泉州清水砼,在劉榮董事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徐州園博園清水混凝土項目,對泉州清水砼制作工藝高度的認可,對公司文化理念做出了高度的評價。
以上為2021年泉州清水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項目的完成情況,清水砼人回顧2021年將總結出過去項目中好的工作經驗和理念,展望2022年清水砼人必將以高標準高質量來要求提高自己。“做一流的清水砼工匠、造更好的清水建筑”,董事長劉榮先生始終叮囑著自己和團隊不忘初心,以弘揚工匠精神,引領行業發展為己任,在未來發展中,要打造更多標桿性的清水混凝土項目。